中新社長春11月11日電 (賀寶慶 陳博宜)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研究所專家1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針對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應該在農村地區推廣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技術,以減少秸稈焚燒,改善生態環境。
  進入10月份以來,中國內地遭遇霧霾天氣的次數明顯增多。中國科學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發佈的研究結果認為,強霧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相互疊加所造成的結果。大霧天氣是造成霧霾的外因,而人類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霧霾的內因,因此控制灰霾首先需要從控制污染物排放著手。
  根據該項研究結果顯示,機動車、採暖、餐飲排放和秸稈焚燒是強霾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
  中科院東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平以產糧大省吉林為例介紹,吉林省主要作物為玉米,多數地區還停留在傳統的耕作方式上,在播種前須清除農田裡的秸稈或直接焚燒,長期以來造成農田土壤水土流失嚴重,沙塵暴和霧霾天氣出現的頻率和強度增加,生態環境惡化。
  張曉平進一步解釋說,4月和10月是吉林地區雨霧頻發的月份,而這個時期又恰處於播種前和秋收後的玉米秸稈焚燒期。為此,他建議應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以改善生態環境。
  “保護性耕作的核心技術就是秸稈還田。此舉不僅可以避免因禁燒秸桿引起的污染,還可以起到保水、固土效果,增加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肥力,進而提高糧食產量。”張曉平說,這一技術對於黃河以北地區,都具有推廣意義。
  事實上,從2002年起,中科院東北地理所的專家在吉林德惠地區就已開始進行保護性耕作實驗,通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在吉林省九台、農安、德惠、梨樹等地區累計示範種植面積已達150萬畝。
  中科院長春分院副院長李冰表示,保護性耕作是一項既能有效保護土地資源,又能改善生態環境,減少霧霾提高空氣質量的多贏技術,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完)  (原標題:中科院專家揭強霧霾成因 倡推廣保護性耕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ntitawleq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